中科院:形成青藏高原同时 引发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

时间:2021-05-26 22:43:53 阅读:0

摘要:【每日科技网】板块构造理论是固体地球科学的基石。与量子力学、相对论、分子生物学一起,被誉为20世纪自然科学的四大基础理论。板块构造体系启动的关键是板块俯冲的启动。但到目前为止,板块俯冲是如何开始的一直
        【每日科技网】

  板块构造理论是固体地球科学的基石。与量子力学、相对论、分子生物学一起,被誉为20世纪自然科学的四大基础理论。板块构造体系启动的关键是板块俯冲的启动。但到目前为止,板块俯冲是如何开始的一直存在争议,成为国际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

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卫东研究发现,约5300万年前,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几乎同时与欧亚板块碰撞,导致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,同时形成青藏高原。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《科学通报》的网上。

  近年来,国际上对西太平洋新生代板块俯冲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。根据孙卫东研究小组早些时候提出的“岩浆发动机”假说,板块密度差引起的自发俯冲应该是从一个小的俯冲开始,然后逐渐向两侧扩散。因此,俯冲带不同部位的俯冲开始时间存在明显差异。但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的年龄差异很大,表明它们不是由海洋地壳年龄差异引起的自发俯冲,而是由太平洋板块的巨大变化触发的。

  是什么地质事件造成太平洋板块如此大的转变?为此,研究小组重建了印度板块、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运动速率。结果表明,在太平洋板块转向之前,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都在太平洋板块开始西俯冲之前明显减速,表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是诱导俯冲。

  大约1亿到5300万年前,印度板块、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都向北漂移。此时太平洋板块向北俯冲,与澳大利亚板块断开,其构造关系类似于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。大约5300万年前,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了硬碰撞,漂移速度大大降低。此时太平洋板块的北移没有被阻挡,形成巨大的杠杆,导致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改变和新的俯冲。这一发现支持了“岩浆发动机”假说,即旧洋盆碰撞闭合导致相邻洋盆新板块俯冲,是板块构造体系持续数十亿年的关键。板块俯冲的初始机制为完善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约束。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自“每日科技网”;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newskj.org/yw/150369.html

联系微信客服
联系方式
服务热线: 请加QQ 236049524
Email:236049524@qq.com
QQ:236049524

Copyright © 2021 易书讯 版权所有 | 备案号:闽ICP备2020022036号-5 隐藏文章

本站内容由蜘蛛程序自动抓取各小说网站公开资源,如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立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