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7日消息,综合国内媒体报道,“月球样品001号·见证中华飞天梦”展览今天上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,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“土特产”——月球样品和广大公众见面。
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正式进入西藏全国博览会,成为GB93484的藏品。月壤放在特制的水晶容器里,重100g,放在展厅中央。从现在开始,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月球的“土特产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用来盛放月壤的容器也是国家博物馆精心设计的,外观借用了博物馆的青铜“尊”字形系列。内部由地球、中国地图、月球、月壤等组成。,而且它的大小也有特殊的意义。
集装箱整体外形高38.44cm,象征着地球与月球平均距离384400km;整体外形宽22.89cm,象征嫦娥五号从发射到返回的任务时间为22.89天。
最特别的是,容器内地球与月球的距离为9.9厘米,这意味着古人描述的“天很远”,这意味着中国的探月突破了极限,跨越了“九重”。
“嫦娥五号”返回舱和原降落伞也出现在展览中。此外,展览还展示了大量与探月工程相关的图片、动态图片和视频资料。